为了广大师生更好的利用生物型原子力显微镜在科研方面发挥作用,中心特邀请资深应用工程师曹旭博士做Bruker生物型原子力显微镜技术交流及上机培训。
一、 理论讲座:《利用生物原子力显微镜(BioAFM)做“不一样”的观察、探索与操控》
内容摘要:因纳米级分辨率与能在生理溶液环境中开展生物分子、活细胞和组织器官实验的可能性,原子力显微镜(AFM)逐渐成为生物医学研究中一项重要工具。作为一款能与各种高级光学系统自由搭配的AFM,布鲁克生物型原子力显微镜(BioAFM)能对生物样品进行多种纳米力学和电学的操控与测量,获取弹性、刚度、黏附力,电导率和表面电势等信息。而生物医学的研究者们正在积极探索这些性质如何影响细胞间通信、信号传导、细胞分裂和分化,乃至发育、感染与肿瘤转移等诸多生理病理过程。
二、 培训及演示:生物样品的形貌与力学测量
介绍和演示BioAFM多种成像模式,包括:接触模式、轻敲模式、峰值力轻敲模式等
介绍和演示BioAFM力学测量功能,包括:力曲线,力图等;
可测样品包括各种生物材料(DNA,RNA,蛋白,脂类等)、细胞(活细胞可测)和组织切片等,欢迎各位老师和同学携带感兴趣的样本来进行测量和讨论。
三、报告人信息:曹旭 博士 布鲁克纳米表面仪器 应用科学家
个人简介: 曹旭,博士毕业于香港科技大学生物系,期间从事真核细胞膜上蛋白离子通道相关研究,特别关注机械力对离子通道活性影响。之后亦曾参与固态纳米孔测序与检测仪器的研发工作。2023年加入布鲁克纳米表面量测部,主要从事生物型原子力显微镜的应用与技术服务工作。
四、培训时间地点见海报,报名方式:理论培训不限人数,现场签到。上机培训限制10人,提前1天平台官方微信群里报名,现场签到。
药学院实验(实训)教学中心
2024年5月11日